来源:21CAD网
养老地产同旅游地产一样,在中国的房地产中开发历程都属于“新生儿”。其中养老地产更是属于“初生儿”阶段,巨大的市场份额与发展模式争议伴随而生。不少人认为,养老地产就是一种变相的“圈地运动”,“养老”不过是被利用的概念。同时,花样年、万科、保利、绿城等众多国内一线房企却开始纷纷投注养老地产,成为新概念开发的“先驱者”。现实是,截止目前为止,中国并没有出现养老地产开发的经典盈利的案例。
专家反对派:养老地产是圈地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
众多的养老地产项目和旅游项目在我一个财务总监出身的地产开发与投资公司眼里,实在找不到短期盈利的模式。而位于城市远郊与农村的这类行业,消费者接受起来,有种被挤出城市的无奈,市场接受度受限。所以,实际以此类项目立项,更多的是圈地,而不是最终实现全面的开发建设。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祖昱:
最近屡屡听说某地某公司又投资多少亿开发上百万平方米的养老地产,仔细一看位置,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连交通配套都没有,你让老人去住那里!我可以很负责的说,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养老地产只适合小规模的城市中心高端养老项目,剩下的远郊大盘,都是假借养老名义做的商品房开发!
实战赞成派:我们是在探索新模式
花样年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潘军 :
关于养老地产公司已经结束第一轮的关于理论方面的研究,选择在深圳和成都这两个城市试验,现今已经选定了土地和一些建成性的物业。潘军还认为,养老地产对于整个中国来讲,所有的开发商起点都相同。花样年在这方面的研究是走在前列的,公司现在已经寻找到了一些成熟的,比如说美国、日本、台湾的一些成熟运营机构来共同进行养老地产的探索。养老地产中有很多服务的细节是需要深入去钻研,盈利模式也不是开发商过去的模式,需要多种业态组合来获取利润,而这种利润也远远超出现在行业的利润。
万科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
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整个养老产业都是朝阳产业。养老地产只是养老产业的一部分,很多地产企业看到其中的商机,开始做起养老地产。但我觉得,目前中国养老地产的概念还很笼统,有人以为简单持有一个养老地产项目并运营就是养老地产,万科在研究了三四年后发现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养老地产只是养老产业的一个载体,其中很多内容还需要社会去填充,同时需要完善和合理的制度设置,养老地产不等于养老解决方案。
上海亲和源副总经理王波
“不是说有1.78亿的老人,就有1.78亿的市场。很多(操盘者)都没好好研究中国老人的心理,大部分老人还是喜欢住在家里,生活在原来的圈子里。”亲和源目前在国内有数个在售的养老地产项目。
复星集团总裁助理徐晓亮:
国内养生地产的市场“蛋糕”已清晰可见,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反映出养生住宅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加大。从2010年需求5亿平方米,到2020年需求7亿平方米,再到2050年需求13亿平方米,国内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无疑为养生住宅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契机。
|